返回

雞蛋吃錯了也易患病

來自互聯網@佚名分享

最近一篇關于亂吃雞蛋等于吃“炸彈”的帖子在網絡上廣泛流傳,文中稱“用錯誤的方法吃雞蛋會變成毒品”。那麼該如何正確吃雞蛋呢?

雞蛋吃錯了也易患病

生吃雞蛋小心禽流感

網文稱,生吃雞蛋很可能會把雞蛋中含有的細菌(例如大腸杆菌)吃進肚子去,造成腸胃不適並引起腹瀉,並且雞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溫加熱破壞,否則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體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炎、脫眉等症狀。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鞏宏斌介紹,生吃雞蛋確實可能攝入很多病菌,除了網文中提到的大腸杆菌外,還有沙門氏菌。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病菌——禽流感病菌。因爲這些病都是人禽共患的,如果母雞患有禽流感,那它下的雞蛋也可能攜帶這種病菌,一旦被人生吃,病菌轉移到人體,人體就容易患上禽流感,所以生吃雞蛋是一個危險的舉動。他建議所有的雞蛋都要經過高溫煮熟之後才食用,這些病菌在經過高溫後可以殺滅。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專家阮光鋒也表示,生吃雞蛋確實容易把含有的細菌(例如大腸杆菌)吃進肚子去,但是其引發肌肉疼痛、皮膚發炎、脫眉等症狀,則不靠譜。爲防止細菌引發的食源性疾病,建議大家吃雞蛋時一定要煮熟煮透。

土雞蛋並非更營養

網文稱,土雞在自然環境中生長,吃的也都是天然食物,産出的雞蛋品質自然會好一些,營養更高,而一些養殖場生産的普通雞蛋,品質差,營養價值低。此外網文還表示,挑選雞蛋時應該選擇蛋殼深的,因爲蛋殼顔色越深越營養。

鞏宏斌介紹,農業部門對于雞蛋的劃分標准從無“土雞蛋”之說,土雞蛋與普通雞蛋的營養成分幾乎沒有差別,只是口感上有差距。

而對于蛋殼顔色越深越營養的說法,鞏宏斌介紹,雞蛋殼的顔色實際上是受基因控製的,這是自然界的物種長期進化過程中,所産生的個體遺傳結構的差異。雞蛋殼的顔色是受到母雞子宮內腺體分泌的棕色素影響,當色素沈積在蛋殼外面的釉質層,雞蛋殼就顔色偏深,呈現出紅色。“其實無論是白色羽毛的母雞還是別的顔色的母雞,産出的雞蛋在營養成分上是沒有區別的,紅色的雞蛋並不比白色雞蛋的營養價值高。”

網文稱,雞蛋中的蛋黃膽固醇高,建議不要食用。

鞏宏斌介紹,雞蛋清的主要營養成分爲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相比而言,蛋黃的營養其實更爲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脂溶性維生素、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還有磷、鐵等元素。

鞏宏斌建議,普通人適量吃一些蛋黃有益無害。兒童吃蛋黃還能促進大腦、骨骼的發育,有利于兒童的成長。但對于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人,蛋黃確實不宜多吃,但也沒必要完全不吃,可以每天吃半個蛋黃。

蛋黃營養更豐富

煎雞蛋少吃茶葉蛋適量

網文還稱,雞蛋煎著不僅好吃,而且更營養,特別是邊緣煎得金黃的那種。不過鞏宏斌表示,當雞蛋邊緣被煎得金黃時需要警惕,因爲被烤焦的邊緣,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在高溫下常可形成致癌的化學物質。

鞏宏斌還介紹,雞蛋煎著吃,可能使人攝入超量的油脂,增加熱量,引起血脂增高。因此,吃雞蛋最好采用蒸、煮的做法,這樣才能保證雞蛋的營養不被過多地破壞。

此外,鞏宏斌提醒,茶葉蛋也應少吃,一來是因爲茶葉蛋反複地煎煮,其營養已經被破壞,另一方面,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起刺激作用,會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重要提示:

本文來自網友分享,我們無法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判斷,有關醫學、養生方面的內容請讀者小心甄別。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問題,請去正規醫院就診並聽從醫生醫囑,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珍愛生命,科學養生。

做菜菜家常菜譜來自網友免費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將圖片、菜譜烹飪製作流程等作商業用途;如圖片或文字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點這裏告知我們,我們核實後將刪除侵權內容。

©做菜菜菜譜 ZuoCa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