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榨出來的食用油不一定就好

來自互聯網@佚名分享

在選購食用油時,很多消費者把壓榨和浸出作爲區別食用油好壞的一個標准,他們認爲壓榨油是用機械方法生産而浸出油是加入化學溶劑生産出來的,前者食用時更安全。

榨出來的食用油不一定就好

事實並非如此。日前,食品衛生部門檢測顯示:由于工藝的限製,壓榨法製出來的食用植物油在一些主要指標上往往輸于浸出法製出來的油。

專家指出,影響食用油好壞的因素不是生産工藝,而是精煉程度及生産過程中是否能嚴格按規範操作。

壓榨和浸出是生産食用植物油的兩種主要生産工藝。壓榨法是用機械的方法把原料中的油脂擠壓出來,浸出法是使用6號溶劑油溶解原料中的油脂,製成混合油,然後將混合油中的溶劑油汽化與油脂分離。

無論壓榨法還是浸出法生産出來的油都叫毛油,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膠質、遊離脂肪酸、有色物質等,不能直接食用,都需要經過水洗、堿洗、脫酸、脫色、脫臭等工藝,使之成爲顔色較淺、澄清的精製油。

相對于壓榨法這種非常古老的生産方法,浸出法製油直到1870年才在德國誕生。但是,由于浸出法製油技術出油率高,各個工序操作可控,便于實現生産大型化,成爲世界公認的先進製油技術。目前,發達國家90%以上的油料、我國80%以上的油料均是采用浸出法提取出毛油,然後再經精煉製成合格的食用植物油。

以製大豆油爲例,其生産過程是:首先將大豆進行篩選清理,破碎、軟化壓成薄片,然後進入浸出設備與6號溶劑油多級浸泡溶出油脂,再經蒸發、蒸餾使溶劑油蒸發,浸出毛油,再經多道工序脫除毛油中的殘余溶劑和其他雜質,使毛油成爲純正清澈、符合國家食用油質量標准的産品。

當然,采用浸出法工藝生産的食用植物油,如果在精煉時不能嚴格按“脫溶工藝”規範操作,那麼在最後的成品油中會殘留較多的溶劑,食用溶劑殘留量超標的油會對人體神經系統、髒器有一定的刺激和傷害。

相關鏈接:三項指標決定油質優劣

酸價、過氧化值和浸出油溶劑殘留量3項指標是食用植物油産品質量的核心,更反映食用植物油加工工藝控製、産品品質狀況、油脂分解程度和氧化、劣變情況。油脂的酸價和過氧化值越高,油脂的品質也就越低。

酸價、過氧化值、浸出油溶劑殘留量超標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油脂加工中工藝不達標,二是包裝、儲藏不當發生氧化或水解反應。

長期食用變質酸敗油脂會使人體缺乏必需脂肪酸而出現營養素缺乏和代謝發育障礙,嚴重者會出現頭暈、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等症狀。

相關鏈接:如何選購食用植物油

一、國家標准把食用植物油分爲一到四級,一級食用植物油質量最好。購買食用油時要仔細看清食用植物油的標簽,盡量購買質量等級高、生産日期近的食用植物油。如果在食用植物油外包裝上沒有按國家標准規定進行標注等級(調和油沒有)、生産工藝等,請不要購買。

二、認真檢查食用植物油的外觀、一般高品質食用植物油顔色淺、無混濁、沈澱和懸浮物,粘度較小。如果油中水分多,或油脂發生變質,或摻了假,油質就會渾濁,透明度降低。

三、食用植物油的標簽上標明加過維生素e或其他抗氧化劑,那麼這種油不易酸敗。四、謹慎購買散裝食用植物油。

重要提示:

本文來自網友分享,我們無法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判斷,有關醫學、養生方面的內容請讀者小心甄別。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問題,請去正規醫院就診並聽從醫生醫囑,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珍愛生命,科學養生。

做菜菜家常菜譜來自網友免費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將圖片、菜譜烹飪製作流程等作商業用途;如圖片或文字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點這裏告知我們,我們核實後將刪除侵權內容。

©做菜菜菜譜 ZuoCa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