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冬季如何增強寶寶抵抗力

來自互聯網@佚名分享

導讀:驟然降溫,不少兒童最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比如感冒、流感等。由于這一人群的抵抗力差,因此,hold住孩子的抵抗力成爲此季媽媽們最關心的話題。

冬季如何增強寶寶抵抗力

hold住抵抗力

“大雪”節氣到了,新一輪冷空氣又開始影響廣東。驟然降溫,不少兒童最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比如感冒、流感等。由于這一人群的抵抗力差,因此,hold住孩子的抵抗力成爲此季媽媽們最關心的話題。中醫主張,“扶正氣、避毒氣”,即強調“未病先防”。在此,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溫病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鍾嘉熙教授給媽媽們支招,教你如何幫助孩子增強抵抗力。

3歲前兒童,體質弱愛感冒

3歲之前的小朋友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各個系統發育處在逐漸完善過程,處于“成而未全,全而未壯”的階段,免疫系統的生理和病理狀況與成人明顯不同。

鍾嘉熙教授指出,在臨床上,3歲之前的孩子特別容易生病,天氣稍微變化,他們就很容易著涼感冒。這是因爲通常在出生6個月以後,由于從母乳中獲得的免疫球蛋白減少,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含量較低,基本要到青春期後期才達到較完善的水平。而呼吸道、消化道表面分泌型iga是黏膜表面重要的抗菌及抗病毒的免疫因素,igg是下呼吸道的主要抗體,所以,小兒防禦能力低下,易患呼吸道疾病。

再加上寶寶的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都不完善,發熱較高時容易出現驚厥,感受外邪時則影響消化而出現厭食、拉肚子等症狀。發熱、咳嗽、腹瀉、厭食等都是令媽媽們非常擔心的症狀。

媽媽及早發現寶寶“異常”

由于小兒身體不適不懂得表達,兒科常被喻爲“啞科”,所以需要父母細心觀察小寶寶的日常飲食作息,留意細節,及早發現寶寶發病的征兆。

鍾嘉熙說,媽媽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關注您的寶寶———

(1)精神:如果寶寶出現精神疲倦,沒有往日活潑可愛,好哭鬧,喜歡大人抱,應注意寶寶身體可能已經出現不適;

(2)飲食及二便:若寶寶出現飲食減少,食欲不振,或者有嘔吐、腹瀉、大便顔色的改變,應注意是否得病;

(3)呼吸:如果小寶寶出現呼吸較平時急促、咳嗽、噴嚏、流鼻涕等表現,應及早診治,排除感冒、流感等;

(4)啼哭:嬰兒雖然不能用語言表達,但啼哭就是嬰兒表達自己要求的一種方式。正常嬰兒哭聲響亮,滿足要求後就安靜了。但寶寶如果出現嗜睡、少哭、哭聲弱或過度啼哭,這些現象是他生病的信號。

(5)體溫:正常寶寶體溫在36℃~37·3℃(腋溫)之間波動。家長應用手經常摸一摸孩子的額頭、手腳,注意小兒體溫變化,如果出現手足發涼、怕風,喜歡依偎在媽媽懷裏,有可能很快出現發熱。

寶寶感冒,媽媽該怎麼辦?

寶寶感冒後可出現以下症狀:流鼻涕、鼻子堵塞、咳嗽、嗓子疼、眼睛發紅、倦怠、沒有食欲、發熱。症狀一般持續7-10天,有的可持續兩周左右。發燒可能是最早出現的症狀。鍾教授說,很多家長一見孩子發燒就忙亂了手腳,生怕發熱會燒壞腦子。實際上,寶寶發燒不一定是壞事。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後,體內白細胞爲了吞掉細菌而迅速增加,耗氧增加而引起的,發熱時人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這有利于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愈,是人體抵抗疾病的表現,也是自身抗體形成的過程。

當寶寶發熱時,關鍵在于弄清孩子發燒的原因,治療原發病。體溫不太高時不必用退熱藥。但如果體溫超過38·5℃時則可能引起驚厥,故應及時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一般來說,感冒多數由病毒感染引起,所以不能隨便給抗生素,抗生素對病毒是無效的,濫用還可導致腸道菌群紊亂,可出現腹瀉、飲食不振等胃腸疾病,甚至可引起新的致病菌,如念珠菌感染。中醫藥辨證治療該病有良好療效。

除了治療,護理也很重要

1、對發熱的孩子來說,首要的是保證喝水充足,因爲發熱時消耗很多水分,身體出汗多,若水分不夠,影響體內毒素排出,故勤喂水進行補充很有必要。但必須強調一點,飲料不能代替白開水。出汗多時要稍增加食鹽的攝入。

2、孩子發熱感冒時,由于胃腸道蠕動變緩,消化液分泌減少,所以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讓家長們很著急。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飲食以低脂肪、低蛋白、流質食物爲主,如面條、菜粥等,多吃新鮮蔬菜等含維生素c多的食物。孩子體溫下降,食欲好轉時,可改爲半流質,如肉末菜粥、面條或軟飯、蛋羹,肉湯等,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爲原則,少量多餐。應少吃海鮮、過鹹、油膩、煎炸、燥熱、辣椒等刺激食物。

3、在服用退熱藥體溫下降後,寶寶體溫仍未穩定,應3-4小時測量一次體溫,及時發現小兒發熱,以免出現病情反複。

4、切忌“捂汗”。有部分家長認爲孩子發熱時,應多穿多蓋“捂汗”,這樣做不但不能降溫反而使小兒體溫上升,甚至造成高熱驚厥。因爲小兒汗腺不發達,通過“捂汗”,不易達到“發汗”的目的。相反,應穿寬松的衣服,以利散熱。但出汗要及時抹幹,濕衣及時更換,不然又容易著涼。

5、小兒皮膚薄嫩,皮下血管豐富,發熱時可采用溫水搽浴、外敷退熱貼等物理降溫,尤其是嬰幼兒,物理方法副作用少,優于藥物降溫。古代尚有躺蕉葉、睡沙床等物理降溫的記載。

6、溫水擦浴的方法:水溫應以35—40℃爲宜,擦浴全身的皮膚,注意擦浴時用力要均勻,還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動擴張,促進熱的發散。擦至頭頸部、腋窩、胸部、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以助散熱。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鍾。擦浴時應注意避免對風受涼。擦浴後用大毛巾將寶寶包好,並多給寶寶喝些溫開水。

7、使用退熱藥物及退熱栓時需注意:聽從醫生指導,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同時服用,如果劑量控製不好,會有隱患。更不可爲了加強退燒效果,給寶寶多服幾次退燒藥或將劑量增加。小兒退熱栓是從肛門塞入的藥物,主要由直腸吸收,退熱療效較好,毒副作用少。但使用本品偶見皮疹、荨麻疹及粒細胞減少;長期大量用藥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所以連續使用不得超過3天,有皮疹等過敏反應的,則不能用。退熱藥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定要在醫師指導下應用。

8、在孩子感冒期間,媽媽要照顧好孩子的起居,讓孩子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重要提示:

本文來自網友分享,我們無法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判斷,有關醫學、養生方面的內容請讀者小心甄別。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問題,請去正規醫院就診並聽從醫生醫囑,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珍愛生命,科學養生。

相關標簽:冬季

做菜菜家常菜譜來自網友免費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將圖片、菜譜烹飪製作流程等作商業用途;如圖片或文字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點這裏告知我們,我們核實後將刪除侵權內容。

©做菜菜菜譜 ZuoCa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