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子宮內膜炎症狀

來自互聯網@佚名分享

急性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炎症狀

子宮內膜炎急性期,子宮內膜充血,水腫,炎症細胞浸潤,重症者出現化膿。急性子宮內膜炎的主要表現爲發熱,下腹痛,白帶增多、有時爲血性或有惡臭,有時子宮略大,子宮有觸痛。慢性者表現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經過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脹明顯。急性子宮內膜炎可進一步發展爲子宮肌炎,輸卵管炎及盆腔炎,使病情加重。

治療時除主要應用抗生素外,尚須除去明顯的誘因,如取出宮內節育器,清除子宮腔殘留的胎盤組織、子宮內膜息肉等,有子宮粘膜下肌瘤或子宮內膜癌時則應根據情況做相應處理。有子宮腔積膿者應予擴張宮頸口,促使膿液引流待炎症控製後做診斷刮宮,以排除癌腫存在。

急性子宮內膜炎時切忌性生活,因易引起炎症進一步擴散。又因陰道分泌物增多、腹痛、腰酸、墜脹等病痛存在,女方對性興趣下降和乏味。即使炎症被控製,剛恢複性生活也不宜次數過多,以免盆腔充血、抵抗力低下時再次發病。子宮內膜炎還可以使用專業的婦科藥物進行治療。

急性子宮內膜炎臨床表現

起病較急,有惡寒甚至寒戰,發燒(38~40℃),脈搏加快,全身無力,出汗,下腹疼痛甚劇,下墜,腰酸。大量血性、膿性或水樣白帶,並有臭味。産後感染則惡露呈泥土色。

體征:病人下腹部壓痛。窺器檢查可見子宮口有大量膿性或汙穢血性臭味分泌物外溢。雙合診時子宮頸舉痛。宮體因充血水腫而脹大,柔軟,壓痛明顯。化驗則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白細胞增多。

急性子宮內膜炎症狀

(1)患者可有輕度發熱,下腹部墜脹疼痛,多呈持續性。

(2)白帶量明顯增多,可爲膿性,有臭味,也可以呈血性。發生在産褥期的急性子宮內膜炎常有惡露淋漓不盡,有臭味時多爲大腸杆菌和厭氧菌感染,若爲溶血性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一般惡露量少,也沒有明顯臭味,但容易循淋巴擴散。

(3)婦科檢查時見宮頸口有膿性白帶,宮頸舉痛,子宮體有輕度壓痛。實驗室檢查見白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多。

慢性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的慢性發炎叫慢性子宮內膜炎。可由急性子宮內膜炎轉變而來;也可由長期的輸卵管炎或嚴重的子宮頸炎擴散而成;宮內節育器、分娩或流産後有少量胎盤殘留及胎盤附著部的複舊不全也可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絕經後的婦女,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子宮內膜與陰道內膜均變得菲薄,容易受細菌的侵襲,發生慢性炎症;另外,子宮粘膜下肌瘤、粘膜息肉也能引起子宮內膜的慢性炎症。

慢性子宮內膜炎症狀

慢性子宮內膜炎的主要症狀是不規則月經或子宮出血;下腹痛或墜脹感;白帶增多;發燒等;另外,子宮增大,有觸痛,子宮旁周圍組織增厚壓痛。如果老年人患了慢性子宮內膜炎則會出現絕經後再次陰道出血,且有白帶增多,變得稀薄、血性。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時,首先應看有無引起的誘因,如殘留胎盤、宮內節育器等。去除這些誘因,慢性子宮內膜炎會很快痊愈。否則,一味消炎、療效也不會顯著。安放的宮內節育器應取出,産後或流産後所致的慢性子宮內膜炎,應作細致的刮宮清除殘留的退化胎盤組織;有子宮內膜息肉應摘除;如發現粘膜下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癌症應根據情況進行積極治療;老年性子宮內膜炎,可擴張子宮頸口,以利血液或分泌液流出。同時,可每日口服已烯雌酚1毫克,7-10天後改爲每日0·5毫克,共1個月。可有治療效果;如果加之適當抗生素,如青黴素、鏈黴素、紅黴素、慶大黴素等可提高療效。但一定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慢性子宮內膜炎經適當治療,絕大多數病人可以治愈。一定要樹立治愈的信心,堅持治療。否則,將會半途而廢。

重要提示:

本文來自網友分享,我們無法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判斷,有關醫學、養生方面的內容請讀者小心甄別。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問題,請去正規醫院就診並聽從醫生醫囑,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珍愛生命,科學養生。

相關標簽:子宮

做菜菜家常菜譜來自網友免費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將圖片、菜譜烹飪製作流程等作商業用途;如圖片或文字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點這裏告知我們,我們核實後將刪除侵權內容。

©做菜菜菜譜 ZuoCa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