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養生滋補”火鍋 因人而異

來自互聯網@佚名分享

進入冬季,隨著本市氣溫逐漸降低,熱騰騰的火鍋成爲不少市民下館子的飲食首選。除紅焖羊肉、海鮮火鍋等一些經典菜品外,更有店家推出“藥膳火鍋”、“根據個人體質選擇的滋補火鍋”,頗受很多“養生達人”的青睐。然而,也有些人吃後反而出現泛酸、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症狀。天津營養學會理事、臨床營養質控中心委員、天津中醫一附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副主任醫師對此提醒,根據自身體質類型養生的確有保健防病之效,但這需經專業醫生判斷,而且吃火鍋時所涮食材若搭配不當,更容易“火上澆油”,誘發或加重身體諸多不適。

“養生滋補”火鍋 因人而異

養 生 “滋補”火鍋走俏

“火鍋的季節性太明顯了,往往是天越涼生意越好,特別是這些年市民對養生、保健的注重,火鍋店當然也要往藥膳、滋補方面下功夫。”經營一家火鍋店的劉先生說,雖然他的店面小,但天冷時生意卻相當火爆,這和他主打的“滋補火鍋”不無關系。以往是羊肉、魚頭、海鮮、麻辣火鍋唱主角,近年來隨著人們養生保健意識的提高,各家火鍋店爲在激烈競爭中搶得一定的市場份額,紛紛使出各路絕活,不少店主打出“養生牌”,推出以中藥材、各式野生菌爲湯底的“滋補火鍋”、“藥膳美食”,一些招牌菜品還稱是采用中藥精心搭配和處理過的,很受注重冬令進補顧客的青睐。

食 補 進補不當適得其反

“冬令進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辨體施食’,即根據各人體質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藥物食物,才能調整體質、有利健康,在防病于未然的同時,起到良好保健作用。”李豔玲表示,體質是中醫辨證論治的重要依據,一般分爲九種體質,如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等,外邪侵襲能否發病,體質因素很關鍵。如身體虛寒者可在火鍋湯底多放些姜、蔥、辣椒來溫暖身體,平時易上火的人應避免選擇枸杞桂圓等滋補較強的湯底原料。但若非專業醫生,市民很難自行判斷准確,若進補不當,不僅無法起到滋補健身的效果,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另外,在4000多種常用中藥中,有87種可作藥膳原料,這些“藥食同源”的中藥與食物配伍、應用時都需要遵循中醫理論,使它們之間互相補充、協調一致,否則就會出現差錯或影響效果。中醫對藥膳有著嚴格的禁忌,主要包括藥物配伍禁忌、藥膳與食物配伍禁忌、食物配伍禁忌和疾病忌口等。某些飯館由于缺少中醫師把關,“藥膳”配方、“滋補火鍋”湯底所放原料隨意亂配,有的所用中藥材從藥理上與飯館所宣稱的滋補作用竟完全相反,給市民的健康埋下諸多隱患。如人參是滋補良藥,但人參藥性偏濕熱,適于補氣,可用于脾虛等症,卻不宜爲陽熱體質或某些慢性病人服用;當歸可用來補血、活血,但熱盛出血、大便溏泄者及孕婦慎服。盲目食用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可能損害身體健康。

次序 先吃主食後菜肉

“只要順序對,吃火鍋是可以既合理利用食物營養,又不增加腸胃負擔的。”李豔玲說,這個“健康順序”就是吃前先喝些鮮榨果蔬汁或酸奶,然後再涮蔬菜,最後吃肉。

酸奶護胃 吃火鍋時喝酒和冰鎮飲料都會加重刺激腸胃,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症狀。所以開涮前不妨喝點酸奶或蘋果汁、橙汁、番茄汁、黃瓜汁等果蔬汁,既能開胃助消化,又有利于營養吸收。但果蔬汁裏不宜加糖。酸奶中的乳酸菌還能減弱一些有害菌在腸道中産生的毒素,預防因火鍋的油膩引起的腹瀉、腹痛等。

主食先上 人們吃火鍋時,往往等桌上的菜一掃而光後才想起主食,這時早已吃得差不多了,但肉類吃得過多,影響澱粉攝入也不好。所以宜在開始吃肉時,便吃少量澱粉類食物,既可控製食量,又能減少胃腸負擔。在主食的選擇上,盡量避開炸燒餅等油膩食物,選擇饅頭、面條等。

先菜後肉,一份肉配兩份菜 肉是火鍋永遠的主題,很多人吃火鍋是先肉後素。其實按照膳食平衡的原則,吃一份肉類,至少需要兩份蔬菜與之搭配,如白菜生菜茼蒿紅薯等,而且最好先涮蔬菜再吃肉類,以減少油脂攝入。需注意的是,牛肉和羊肉都是高脂肪的食物,脂肪含量可達30%以上,血脂偏高的人最好淺嘗辄止,多選擇雞肉、海鮮等低脂肪的品種。容易發生過敏者最好避開海鮮。蔬菜也不要長時間煮,久煮會使其營養成分、維生素和氨基酸遭到破壞,不但失去應有的鮮味,也無法發揮清火的作用。

此外,吃火鍋也要有個度,不宜過多過頻食用,尤其是以牛羊肉爲主的火鍋,一周最多一次爲宜,以免引發口腔黏膜疾病、牙周病、腸胃炎、痛風等“火鍋病”。

重要提示:

本文來自網友分享,我們無法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判斷,有關醫學、養生方面的內容請讀者小心甄別。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問題,請去正規醫院就診並聽從醫生醫囑,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珍愛生命,科學養生。

相關標簽:滋補

做菜菜家常菜譜來自網友免費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將圖片、菜譜烹飪製作流程等作商業用途;如圖片或文字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點這裏告知我們,我們核實後將刪除侵權內容。

©做菜菜菜譜 ZuoCa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