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糯米雞肉同煮可導致胃腸不適

來自互聯網@佚名分享

糯米雞肉同煮可導致胃腸不適

糯米雞肉同煮可導致胃腸不適

一部叫《雙食記》的電影,用誇張的表演和聳人的效果,向世人展示了食物搭配如何慢性殺人的可怕後果。但影片同時也提醒了廣大觀衆,注意食物的相克性,切忌在美食中不知不覺地傷害自己及家人。

專家表示,在我國東漢時代的大醫學家張仲景的《金匮要略》一書中,提到有48對食物不能放在一起吃。而所謂食物相克,其實是由于混食兩種或兩種以上性狀相畏、相反的食物所産生的一種腸胃道不良反應症狀。用現代營養知識和中醫食療理論的觀點來看,盡管一些食物的搭配存在著某些缺陷,但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大可不必造成恐慌。

南瓜羊肉

相克理由:南瓜與羊肉同食難以消化。

科學剖析: 上述說法來自《本草綱目》:“南瓜不可與羊肉同食,令人氣壅。”理由是南瓜可補中益氣,羊肉大熱補虛,兩補同進,會導致胸悶、腹脹等症狀。

但是根據現代營養學的觀點,南瓜加羊肉倒是一個不錯的搭配。羊肉蛋白質含量高,並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南瓜的營養成分比較全,尤其是胡蘿蔔素、糖類含量較高,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低,常吃可有效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及肝髒病變,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在此,特別向不愛吃羊肉餡餃子的朋友推薦羊肉南瓜餡餃子。如此搭配後,餃子餡裏羊肉的膻氣全被吸收在南瓜特殊的清香氣味裏,有一種異常鮮美的味道,對身體虛弱的老人、小孩和慢性病患者都很適宜。

狗肉和大蒜

相克理由:狗肉和大蒜同食可引起中毒。

科學剖析:在《本草綱目》裏有“狗肉與蒜食,損人”的說法。其理由是狗肉性熱,大蒜辛溫刺激,兩者同食可助火,但蒜茸狗肉是一道很常見的朝鮮菜,也常被貴州、廣西、湖南、廣東等地的居民搭配,吃者甚衆。

中醫認爲,狗肉屬熱性食物,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助陽、壯力氣、補血脈的功效,可用于老年人的虛弱症候,比如冬天吃狗肉,可增強老年人的抗寒能力。現代營養學認爲,狗肉所含蛋白質質量極佳,球蛋白比例較大,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和細胞活力,還能增強人的體魄,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性功能。

新鮮大蒜中含有大蒜氨酸。這種大蒜氨酸爲含硫氨基酸,經大蒜酶分解後可轉變爲大蒜素,而大蒜素具有殺菌等多種生理功效,但若攝取過量,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如胃部不適或腹瀉。一般人新鮮大蒜的每日建議食用量爲3~5克,如果大量食用,會對胃腸黏膜産生刺激,使胃腸黏膜血管充血、水腫。

由于大蒜的揮發性物質可抑製胃液分泌,而狗肉性熱,所以吃狗肉時若大量食用新鮮大蒜,可能會引起胃腸不適,也不利于狗肉的消化吸收,因此吃狗肉時不應大量食用新鮮大蒜,但若是狗肉炒大蒜、青蒜蒜苗則無需顧忌。

紅蘿蔔白蘿蔔

相克理由: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但紅蘿蔔中含有一種能大大破壞維生素c的酶。

科學剖析:其實大多數食物都含有各種各樣的酶,它們是發生生物化學反應的催化劑,但是酶非常怕熱,在烹調的加熱過程中很容易被破壞。所以,說紅蘿蔔中的酶會破壞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或是說黃瓜中的酶會破壞西紅柿辣椒、柑橘中的維生素c,都是沒有道理的。

糯米與雞肉

相克理由: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溫補脾胃,所以一些脾胃虧虛、經常腹瀉的人吃了能起到很好的食療效果,但與雞肉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科學剖析:糯米雞是一道蒸菜。其加工溫度爲100℃,因此不會産生任何新的有害物質。糯米雞還有蛋白質互補作用,所以,只要不是過量食用或存放後不潔食用,一般不會産生身體上的不適,但應注意糯米不易消化,在吃了過于油膩的菜肴後,應避免吃大量的糯米。

相比之下,如果吃加熱多次的油炸食品和水煮魚等,倒容易産生胃腸不適。因爲這樣的食物能産生對人體有害的過氧化物。

茶葉煮雞蛋

相克理由:茶葉中的酸性物質能與雞蛋中的鐵結合,進而對胃黏膜産生刺激,而且不利于雞蛋中鐵的吸收。

科學剖析:這種說法是對營養學一知半解的表現,雖然茶葉中的單甯類物質可與鐵等礦物質及蛋白質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有礙于微量元素和蛋白質的吸收,但吃茶葉蛋不會造成人體對礦物質的利用,因爲雞蛋本來就不是適合補鐵的食物,瘦肉和動物肝髒才是。雞蛋中的鐵吸收率只有3%,是因爲蛋黃中的高磷蛋白妨礙了鐵的吸收,與茶葉無關。

腌臘製品與乳酸飲料

相克理由:常用三明治搭配優酪乳當早餐容易致癌,因爲食品製造商會在火腿培根臘肉等加工肉製品中添加亞硝酸鹽,以防止食物腐敗及肉毒杆菌生長。當硝酸鹽碰上有機酸(如乳酸、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等)時,會轉變成致癌物亞硝胺。

科學剖析:只要是正規合格産品,在肉類製品、罐頭食品中添加防腐劑亞硝酸鹽的含量都是在安全範圍內的,其中所含的亞硝酸鹽的量,要比一碗隔夜的炒菜還少,而含有機酸性的食物比比皆是,如橘子柚子、檸檬、楊梅、蘋果等。人們不可能因爲吃了添加了亞硝酸鹽的肉類製品、罐頭食品,就放棄吃水果和飲用酸奶

當然,腌、臘製品除了含亞硝酸鹽外,還含有超量的鹽等其他對身體不利的物質,所以最好少吃或不吃。

原文地址:

重要提示:

本文來自網友分享,我們無法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判斷,有關醫學、養生方面的內容請讀者小心甄別。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問題,請去正規醫院就診並聽從醫生醫囑,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珍愛生命,科學養生。

相關標簽:

做菜菜家常菜譜來自網友免費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將圖片、菜譜烹飪製作流程等作商業用途;如圖片或文字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點這裏告知我們,我們核實後將刪除侵權內容。

©做菜菜菜譜 ZuoCa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