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別在朋友圈曬步數了 走路養生有技巧

來自互聯網@佚名分享

現在人人都講求健身,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是作爲日常最普通的健身運動——走路來說,可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哦。從現在開始,不要在朋友圈裏盲目地曬步數了,多了解一些走路的技巧,科學實施才最重要。

別在朋友圈曬步數了 走路養生有技巧

在這個人人健身的時代,越是忙碌的生活,越想擠時間運動。尤其是對于“多坐少動”白領們來說,時不時在朋友圈曬一下健身照更是一種“標配”,再加上各種運動手環、運動app、“微信運動”公衆號開始流行,一批“曬步狂人”也隨之出現,有人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天1萬步,也有人開啓暴走模式,每天能走到2萬步甚至更多,成功占領曬步封面,比汪峰上頭條更積極!

愛健身是好事,但是走路真的是越多越好嗎?怎麼走效果更好呢?其實,走路這項最簡單的運動,也是有講究的。一些對健康無益的走路,在朋友圈曬了也是白曬!在決定每天一萬步之前,咱們還是得先搞懂一些問題哦。

1、走多少步最合適?

成年人每天攝入的熱量約爲2100大卡,而維持生命體征和日常活動只消耗1800大卡,剩余的300大卡熱量需要通過運動來消耗。每消耗一大卡熱量需要30步,這樣算下來,每天需要走路9000-10000步。

衛生部也曾向全國人民發出倡議,提出“每日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的口號。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爲,步行是最安全、最佳的運動和減肥方式。美國醫學學會也提出,每天走30分鍾,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

2、只看步數走路,對健康促進效果有限。

雖然每天一萬步看起來很美,但是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關鍵點。

其一就是,單純的步數建議,並不包含運動強度。而在近幾年的研究中發現,運動對健康的增益,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運動強度。如果你步行的強度很低,並不能引起身體良性的應激反應,實際上對健康沒有太大的意義。

生活中的很多步行,其實是對健康無益的。有很多工作可能要來回來去地站或走(比如一些服務行業等),這些行走大多強度較低,而且由于采用了不正確的站姿或走姿,並不會對促進健康産生任何效果。

根據一些研究,成年人一般一天要走 8000 步左右,而這 8000 步基本上強度都很低,對健康促進小。如果刨除這 8000 步,實際上日行萬步中,只有 2000 步左右是比較有效的運動,這個運動量實在是太小了。

3、怎麼判斷走路強度呢?

相對而言,每分鍾走多少步,是一個能夠合理反應走路強度的重要參數。步行 1 分鍾,數一下自己一共走了多少步,也可以用計步軟件看一下每分鍾走了多少步。

pa 指南(體力活動指南 physicalactivity)曾經建議:“每位成年人,爲健康效益,要確保每周 5 天,每次至少 30 分鍾的中等強度運動”。這個中等強度中等強度運動,大概是每分鍾走多少步呢?

根據一些研究,我們認爲每分鍾 110 步以上,130 步以下(4·8km/h-6·4km/h)的步頻是比較合理的中等強度標准。只有每分鍾 110 步以上,運動強度才達標。確定了運動強度,日常建議的運動量也就比較好確定了。刨除日常行走外,我們每天至少要走 3300 步以上才會對健康有比較好的益處。

運動量=合理步頻 * 運動時間=110*30=3300。所以,每分鍾 110 步以上,走夠3300 步,就能達到對健康促進的目的。

4、這些錯誤可不能犯

錯誤一:雙臂下垂不擺動

在步行過程中,多數人雙臂下垂,只是輕微擺動,走路沒有精神。但其實,步行健身首先要全身動起來。而全身動起來,就要靠雙臂擺動。

正確做法:擺臂越大效果越好

首先要讓小臂與上臂擺成直角,挺胸擡頭,擺動幅度盡量大。擺動速度越快,步子也就越快,健身效果也就越好,前提是體力允許。

錯誤二:愛挑柏油路走

很多人在朋友圈曬步行記錄,但從路線就能看得出,走得都是硬硬的柏油路,對膝關節沖擊很大。不同運動方式對膝關節沖擊力不同,即使在平地走路,膝關節承受的重量也幾乎是人體重的4倍。路面對膝關節的沖擊力,草地最小,柏油路次之,水泥路最大。

正確做法:步行盡量選軟路

比如在塑膠道上運動,一半以上的沖擊力會被塑膠吸收,借此可以保護踝關節等。步行者應選擇軟路面運動。

錯誤三:穿鞋五花八門

觀察那些晚飯後走路鍛煉的人們可以發現,步行者穿的鞋子是五花八門,有人穿著運動鞋,甚至是專業的跑步鞋,但是有的女士卻穿著船鞋、帶跟的鞋,還有的人甚至還穿著皮鞋、涼鞋出門了,覺得反正只是走路而已,無需做太多准備。

其實,並非任何鞋子都適合以走路健身爲目的時穿,如果發現總是肌肉酸痛,那就是穿的鞋子不合適。

錯誤四:認爲走路比睡眠重要

“我在門診經常看到一些小夥子,說大清早堅持鍛煉走路跑步,結果感冒了。”南京體育學院、南京中西結合醫院副教授李靖告訴記者,這就是很多人的誤區。

鍛煉是好事情,但睡眠更重要。很多年輕人,爲了鍛煉,早晨在固定時間起床,但頭天晚上又沒辦法按時入睡。很多時候,打著哈欠就出門鍛煉了。這樣不僅起不到鍛煉效果,反而導致抵抗力下降,人容易生病。另外,起床後立即快步走也是不對的。要注意適度熱身鍛煉,慢慢起步,等到足部有些發熱,再加快速度。快到終點時,慢慢減緩速度,不要馬上停下來。

錯誤五:忽略了走路姿勢

不少人健步走沒有注意氣沈丹田,盡量用腹式呼吸,而是大口大口地呼吸,這樣不但走起來感覺吃力,也會影響健步走的保健效果,甚至誘發心肺不適。

健步走的時候不要總是把肚子松弛著,注意慢慢收緊小腹,然後隨著運動的頻率慢慢舒展,這樣一收一舒之間就能很好地鍛煉腹部肌肉,慢慢過渡到嘗試腹式呼吸,漸漸地會感覺健步走給腹部減重帶來的效果。

還有不少人剛開始走還能做到擡頭挺胸,但後來慢慢變得“彎腰駝背”,長期下來,肩頸難免酸痛不適,尤其是對于有腰椎疾患的人更有害。走路時,身體盡量端正,頸椎、脊椎成一直線,眼睛不要往上看或者往下看,最好能直視前方。這個時候要注意肩膀放松,不要刻意保持一種固定的健步走姿勢,以免頸肩部出現不適。

小編結語:相比起跑步來說,走路更是一種人人皆宜的運動。在走路的同時,能夠一個人安靜地思考,還能減少精神壓力,也是一種享受。小編覺得,掌握正確的運動方式,鍛煉好身體,會比占領朋友圈封面更重要哦。

重要提示:

本文來自網友分享,我們無法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判斷,有關醫學、養生方面的內容請讀者小心甄別。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問題,請去正規醫院就診並聽從醫生醫囑,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珍愛生命,科學養生。

做菜菜家常菜譜來自網友免費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將圖片、菜譜烹飪製作流程等作商業用途;如圖片或文字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點這裏告知我們,我們核實後將刪除侵權內容。

©做菜菜菜譜 ZuoCa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