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魚現殺現吃存健康隱患

來自互聯網@佚名分享

核心提示:魚因其美味和營養,曆來是廣受大衆喜愛的食物。吃魚的好處顯而易見,但食不得法,也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惹上致命重疾。趕緊來看看幾個常見的錯誤吃法,防患于未然。

魚現殺現吃存健康隱患

俗話說“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魚肉”。魚因其美味和營養,曆來是廣受大衆喜愛的食物。當初老祖宗造字,就把“鮮”字歸于“魚”部,將魚當做“鮮”的極品,而花樣翻新的各式吃法,更是讓魚備受追捧。吃魚的好處顯而易見,但食不得法,也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惹上致命重疾。趕緊來看看幾個常見的錯誤吃法,防患于未然。

活殺現吃殘留毒素危害身體

一般人都認爲吃魚越新鮮越好,因此喜歡活殺現吃,認爲這樣才能保證魚的鮮美和營養。但這實際上是一個認識誤區。無論是人工飼養的魚類或野生的魚類,體內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質。

活殺現吃,魚體內的有毒物質往往來不及完全排除,魚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也沒有完全死亡,這些殘留毒素很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

此外,活殺現吃的魚蛋白沒有完全分解,營養成分不充分,口感也並非最好。

建議:

購買活魚回家後可以用清水養上一兩天再殺,已經殺死的魚則最好用清水浸泡一小時左右,以盡量揮發魚身上的剩余毒素,降低有毒物質對身體的危害。

而烹饪最好在魚死亡數小時後進行,因爲放置一段時間後,魚肉的結締組織開始逐漸軟化,肉品也變得味美鮮香,此時烹饪,味道最好。

不可否認,魚的確是很好的健康食品,但食魚有道,才能對你的健康真正有益。

生吃魚片易得“肝吸蟲病”

很多人都喜歡生魚片的鮮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魚片對肝髒很不利,極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

據營養、健康方面的專家介紹,肝吸蟲病是以肝膽病變爲主的一種寄生蟲病,人通過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蟲活囊蚴的淡水魚蝦和淡水螺類被感染的幾率極高,目前我國僅在廣東省就有數以百萬計的肝吸蟲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爲生吃魚蝦而染病。吃魚吃肉能幫助保護大腦

其臨床症狀以疲乏、上腹不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肝腫大、頭暈等較爲常見,嚴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變腹水,甚至死亡。

提醒:

不少人以爲生魚片用醬料和醋拌過,就能殺死其中的肝吸蟲,可以放心食用,但事實上一般的調味品,如醬油、醋、芥末、酒精等都很難殺死它們,就算把魚片投入90℃熱水中,煮的時間不足也不能將之殺死。

因此生魚片還是少吃爲妙。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肝吸蟲寄生在人體內,剛開始幾乎沒有任何症狀,有些人甚至十幾年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等到發現時往往爲時已晚,建議長期嗜吃生魚片的人最好到醫院檢查,確診是否感染。

擅吃魚膽解毒不成反中毒

魚膽是一味中藥,中醫常用它來治療目赤膽痛、喉痹、惡瘡等症。

民間也因此流傳吃魚膽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的說法,所以盡管魚膽味苦,總有人躍躍欲試。擅吃魚膽極其危險,極易引發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專家指出,魚的膽汁中含有水溶性“鯉醇硫酸酯鈉”等具有極強毒性的毒素,這些毒素既耐熱,又不會被酒精所破壞,因而無論將魚膽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發生中毒。

魚膽中毒發病快,病情險惡,病死率高。中毒較輕者表現爲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肝大、黃疸、肝區壓痛、少尿或無尿、腎區叩痛等症狀,如果搶救不及時,可造成肝腎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與魚膽的膽汁多少有關,因此吞食較大魚的膽更易發生中毒。

提醒:

個人千萬不能擅吃魚膽,有食用要求的患者應在中醫指導下合理攝入。

空腹吃魚可能導致“痛風”

在減肥風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歡只吃菜不吃飯,空腹吃魚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這卻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

而絕大多數魚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攝入含嘌呤的魚肉,卻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分解,人體酸堿平衡就會失調,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病患者的病情。

建議:

個人在吃魚肉前可先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低脂食品,如雜糧粥、荞麥粉、芋頭等墊底,用餐中間也可食用一些含澱粉的菜肴,如蒸甘薯甜玉米、馬鈴薯等,以此平衡體內酸堿度,減輕嘌呤的危害,起到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

重要提示:

本文來自網友分享,我們無法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判斷,有關醫學、養生方面的內容請讀者小心甄別。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問題,請去正規醫院就診並聽從醫生醫囑,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珍愛生命,科學養生。

做菜菜家常菜譜來自網友免費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將圖片、菜譜烹飪製作流程等作商業用途;如圖片或文字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點這裏告知我們,我們核實後將刪除侵權內容。

©做菜菜菜譜 ZuoCa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