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夏末初秋濕重吃姜暖脾胃

來自互聯網@佚名分享

導語:夏秋之間天氣濕熱,潮濕悶熱的南方更爲尤甚,這個時候人體內積聚的濕氣重,常常讓人感到乏力,無精打采相當吃不消。因此初秋夏末,養生之道在于給身體祛濕。

夏末初秋濕重吃姜暖脾胃

夏末秋初身體易積濕 中醫三大祛濕食譜

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

原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洗淨,冬瓜洗淨,連皮切,生魚洗淨,宰淨去鱗、內髒,慢火煎至微黃,豬瘦肉洗淨,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供3—4人用。

養生功效: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清淡不膩滯又富有營養,同時又有祛濕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常用的煲湯料之一,有健脾去濕,消腫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氣,而生魚能補脾利水。

白術陳皮豬肚

功效:健脾燥濕開胃。

材料:陳皮6克,白術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姜5片。

製法:豬肚洗淨飛水,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加水約2500ml,煲滾後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然後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再煲30分鍾,調味即可。

養生功效:白術功效補氣健脾、燥濕利水;陳皮具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功效;豬肚甘,溫,功效補虛損,健脾胃。故此湯能健脾開胃,促進食欲,對于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注意事項:本湯性溫,陰虛內熱者不宜食用。

赤小豆粉葛煲鲮魚

功效:清熱下火、祛濕潤燥。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少許,鲮魚50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陳皮洗淨;粉葛削皮洗淨,切塊;鲮魚去鱗及內髒,洗淨,慢火煎至微黃。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爲文火煲2小時,放適量食鹽調味便可。

養生功效: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濕、解毒膿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虛火、生津止渴;鲮魚是四大家魚之首,其味道鮮美,具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濕作用。故此湯尤其適用于濕熱內蘊症見長熱毒癰瘡、舌紅苔黃膩之人服用。

除了喝湯消暑祛濕外,炎熱的天氣下還可以用姜達到效果。

姜暖脾胃能消暑

姜可做姜湯、姜粥,炒菜時放點姜絲,炖肉、煎魚加姜片,也可在做餡時加點姜末。唐代醫家李绛的《兵部手集方》中,有一款驅寒功能能較強的藥膳——生姜紅棗粥(生姜絲15克,紅棗5枚,粳米100克),對夏季厭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但有消瘦、面色偏紅、口幹舌燥、喝水多而不止渴等陰虛內熱現象的人,不適合食用此粥。

重要提示:

本文來自網友分享,我們無法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判斷,有關醫學、養生方面的內容請讀者小心甄別。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問題,請去正規醫院就診並聽從醫生醫囑,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珍愛生命,科學養生。

相關標簽:夏末

做菜菜家常菜譜來自網友免費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將圖片、菜譜烹飪製作流程等作商業用途;如圖片或文字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點這裏告知我們,我們核實後將刪除侵權內容。

©做菜菜菜譜 ZuoCa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