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秋這樣飲食防疾病

來自互聯網@佚名分享

秋季要補充因夏季氣候炎熱、食欲下降導致的營養不足,更應該注意飲食中食物的多樣及營養的平衡。

深秋這樣飲食防疾病

深秋時節,空氣幹燥,早晚溫差大,氣候寒涼,此時通過飲食調節身體機能不失爲保持健康的好方法。

早喝鹽水晚喝蜜

從中醫食療理論上講,秋對應的髒器是肺,又因“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所以飲食上以滋陰潤燥爲宜。

多喝水是秋天潤燥、防燥的首要措施。因水分進入人體後,很快就會被蒸發或排泄出體外,故應少量多次慢飲。有時單純喝白開水並不能完全抵禦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而早上或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喝蜂蜜水,既補充人體水分,還可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其次,潤燥應以味甘性平的食物爲主。如:銀耳蓮藕芝麻核桃百合花生山藥紅棗蓮子等清補柔潤之品,多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潤肺之功效。《黃帝內經》提出“秋冬養陰”,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可防秋燥傷陰,從而達到養陰的目的。

再有,飲食應注意少辛增酸。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增酸是指要適當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如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檸檬山楂等,這樣能增加肝髒的功能,以防秋季肺氣太過而傷肝。

飲食增加耐寒力

深秋時節意味著秋天即將結束,冬天將要來臨。專家建議,秋冬交替之時,除了注意穿衣保暖、鍛煉身體外,調理飲食也是增強身體耐寒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牛奶、豆製品、海帶紫菜、蝦等含鈣豐富;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含鐵量高,適當補充鈣和鐵可以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含碘的食物也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抗冷禦寒。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被稱爲産熱營養素,狗肉、羊肉牛肉雞肉、蝦、海參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産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還可以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應。

另外,多吃糯米扁豆胡蘿蔔栗子、胡桃肉、大棗桂圓等溫性食物,也可使身體發暖,增加耐寒力。

深秋飲食要注意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而且此時氣溫寒涼,人們的食欲逐漸增強,消化力也有所提高,正是彌補由于夏季氣候炎熱造成營養不足的好季節,但是如果飲食安排不當也會適得其反。因此,專家提醒,深秋飲食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 防止熱能過剩。有的人一到秋季就食欲大開,往往造成熱量攝入過剩,脂肪堆積,開始“貼秋膘”。因肥胖會帶來很多疾病,故在秋季飲食中不能放縱食欲,要注意適量。

二 防止進補過量。中醫講“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要遵循“不虛不補”、“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對于體內缺少的,可以補,但必須補之有度,否則也會造成人體的陰陽失衡。同時應 懂得藥補不如食補,是藥三分毒,能用食補的不要用藥補。

三 避免消化道疾病。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爲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我國古代醫生就提出“秋宜溫”的主張,也就是說秋天應當避免吃性寒涼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溫性食物,這樣有利于保護胃腸,防止出現腹瀉、下痢、溏便等胃腸道疾病。

四注意營養均衡。《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食物應多樣,以谷類爲主,同時粗細搭配。單一食品不可能供給人體全面的營養,如谷類主要供給熱能和維生素b 1 ;豆類及豆製品主要供給植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主要供給維生素c、無機鹽和食物纖維;動物性食物主要供給優質蛋白、脂肪、維生素等。

秋季要補充因夏季氣候炎熱、食欲下降導致的營養不足,更應該注意飲食中食物的多樣及營養的平衡。

重要提示:

本文來自網友分享,我們無法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判斷,有關醫學、養生方面的內容請讀者小心甄別。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問題,請去正規醫院就診並聽從醫生醫囑,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珍愛生命,科學養生。

做菜菜家常菜譜來自網友免費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將圖片、菜譜烹飪製作流程等作商業用途;如圖片或文字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點這裏告知我們,我們核實後將刪除侵權內容。

©做菜菜菜譜 ZuoCa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