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夏季常見病飲食療法

來自互聯網@佚名分享

有病的人夏天這樣吃?專家教你夏季常見病飲食療法。

肺炎——化痰潤肺

肺炎是由肺炎雙球菌或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統急性病。肺炎是指肺實變的炎症,由于其感染的因素不同,可分爲細菌性、病毒性、過敏性、黴菌性、肺炎支原體性等。

夏季常見病飲食療法

中醫學屬“溫病”、“咳嗽”範疇。發病原因爲溫病初期,肺衛首先受病,若正氣不足,衛表不固,不能禦邪于外,溫邪阻滯于肺,肺氣壅閉,失于宣達而發病。飲食療法推介:

【茉莉豆腐湯】原料,鮮茉莉根120克,豆腐250克。將鮮茉莉根和豆腐入鍋加水炖,功效是清熱敗火,化痰潤肺。

南瓜牛肉湯】原料,瘦牛肉250克,生姜6克。加水炖煮牛肉八成熟,加去皮南瓜500克,同炖至熟,加鹽、味精調味,功效可化痰、排膿、利肺。

慢性胃炎——養胃暖胃

慢性胃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變的疾病,根據形態變化可分爲淺表性、萎縮性和肥厚性胃炎;以部位又可分爲胃體胃炎、胃窦炎。

本病的發生常由飲食傷胃、濕熱內蘊、肝氣犯胃和脾胃素虛引起。飲食療法推介:

羊奶】原料,羊奶適量,煮沸,適用于萎縮性胃炎患者。

【姜棗湯】原料,紅棗7枚,紅糖100克,生姜50克。將紅棗、紅糖、生姜入鍋煮湯,吃棗飲湯,每日1次,慢性胃炎虛寒疼痛患者宜食用。

水腫——利水養腎

水腫是指體內水液潴留,泛溢肌膚,引起眼睑、頭面、四肢、腹背、全身浮腫,甚至出現胸水、腹水。相當于西醫學的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內分泌失調以及營養障礙引起的水腫。

水腫發病有內外二因,外因有風邪外襲,肺失通調,或瘡毒浸淫,內歸肺脾,或因水濕浸漬,脾氣受阻;內因有饑飽勞倦傷及脾胃,或久病房勞傷及腎元。飲食療法推介:

冬瓜赤豆丸】原料,冬瓜1只,赤小豆適量。冬瓜切蓋去瓤,以赤小豆填滿,蓋合固定,以紙筋泥封固,曬幹,入糠兩大筐內,火煨至糠盡,取出將冬瓜切片,同豆焙幹,研末,水糊爲丸如梧桐子大。功效是消炎、利水、養腎。

【三皮飲】西瓜皮、冬瓜皮、黃瓜皮各30克,水煎,當茶飲用,消炎、利水、補腎。

糖尿病——清熱降糖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慢性進行性疾病,屬于常見的代謝內分泌障礙病。它是繼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後,居第三位危及人們健康與生命的疾病。

糖尿病與其他疾病相比,其獨特之處是患者的真正醫生是自己。因爲許多防治措施都要靠自己來掌握,尤其是要自己掌握好飲食原則,利用對治療糖尿病有益的食物進行輔助治療。飲食療法推介:

苦瓜炒肉絲】原料,鮮苦瓜250克,瘦肉100克。將苦瓜剖開去籽,洗淨,切絲,鍋中加入適量植物油,油熱後,加入肉絲,生姜絲,料酒,煸炒一會,加入苦瓜,精鹽、味精,大火炒熟即成。清熱、明目、降糖、利腎。

洋蔥炒柿椒】原料,洋蔥150克,柿子椒即甜辣椒150克。將洋蔥揭去老皮,洗淨切片,柿子椒洗淨,切開去籽,切片。鍋中放油,燒熱,將洋蔥與柿椒一起倒入煸炒,加入適量精鹽、米醋、味精,以脆而不爛爲准。清熱、降糖、利腎。

痔瘡——涼血消腫

夏日暑熱、暑濕,致使痔瘡易發,出現疼痛、腫脹、出血等症狀,除藥物治療外,應注意日常飲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肛門部位的清潔衛生十分重要;生活要有規律,勞逸適度,這樣利于緩解痔瘡發作時的症狀。飲食療法推介:

絲瓜瘦肉湯】原料,絲瓜250克,豬瘦肉200克,精鹽少許。將肉洗淨切塊,加水適量煮至近熟時,加切段的絲瓜煮湯,酌加精鹽即成,分2次食肉喝湯。功效是涼血,瀉濕熱,適用于內痔便血初期。

綠豆腸】原料,綠豆100克,豬大腸1段。將大腸處理潔淨,裝入洗淨的綠豆,綠豆先浸泡1小時,腸的兩端用棉線紮緊,入鍋加水適量煮熟即可,分3次吃。能培補氣血,消腫止痛。

貧血症——養氣生血

絕大多數貧血症是可以預防的,而飲食調補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其原則是首先要提供足夠的造血原料,最重要的物質是鐵,以及少量的銅元素和蛋白質。飲食療法推介:

【皂礬炒大豆】原料,黃豆250克,皂礬30克溶于水。取黃豆洗淨入鍋炒,炒的過程中頻頻加進皂礬水,直到豆子炒熟,每日3次,每次食豆15克。養氣生血。

【四物湯】原料,鮮荸荠100克,春筍100克,葫蘆幹100克,柿餅100克。將荸荠洗淨,去皮,切塊,竹筍切片,柿餅用手掰成塊,葫蘆幹洗淨,共入鍋內,加水1000毫升,煮30分鍾即成,每日1次,連湯一起食之。功效是利尿、消腫、養血、健脾。

重要提示:

本文來自網友分享,我們無法對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判斷,有關醫學、養生方面的內容請讀者小心甄別。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問題,請去正規醫院就診並聽從醫生醫囑,千萬不要胡亂吃東西。珍愛生命,科學養生。

相關標簽:夏季

做菜菜家常菜譜來自網友免費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將圖片、菜譜烹飪製作流程等作商業用途;如圖片或文字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點這裏告知我們,我們核實後將刪除侵權內容。

©做菜菜菜譜 ZuoCaiCai.COM